耋民
拼音dié mín
注音ㄉㄧㄝ ˊ ㄇㄧㄣˊ
繁体
基本解释
年高望重之民。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淄水》:“耋民 河间 赵嶷 颂云:‘敷化未朞,元泽潜施;枯源扬澜,涸川涤陂。’”
基本含义
- 指年老体弱的老百姓。
详细解释
- 耋民一词由“耋”和“民”两个字组成。其中,“耋”意为年老,也可指年事已高;“民”指百姓、人民。因此,“耋民”指的是年老体弱的老百姓。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年纪较大、体力衰退的普通人。可以用来表达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怀。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社会中,耋民是指年纪已经很大、身体状况较差的普通百姓。古代社会的人们常常尊重老年人,认为他们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因此对他们非常尊重和关怀。这个成语也体现了古代社会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怀。
成语结构
- 耋民是一个名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虽然已经耋民了,但仍然坚持每天早起锻炼身体。2. 这个村庄的耋民们都非常善良,乐于助人。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耋”字与“年老”联系起来,将“民”字与“老百姓”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此外,可以通过构建一个与老年人相关的场景,如一个老人在田间劳作的形象,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中国古代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怀的文化传统,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老年人的重视和尊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奶奶已经耋民了,但她依然每天给我讲故事。2. 初中生:我们应该尊重耋民,因为他们有丰富的人生经验。3. 高中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关心耋民,因为他们在社会中承担了很多责任。4. 大学生: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福利给耋民,让他们晚年生活更加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