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一夔足在词典中的解释
kuí

一夔足

拼音yī kuí zú

注音ㄧ ㄎㄨㄟˊ ㄗ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夔 一而足矣。”谓只要是真人才,一个就足够。《后汉书·曹襃传》:“昔 尧 作《大章》,一 夔 足矣。” 唐 杨炯 《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使卿长在中书,一 夔 足矣。” 宋 黄庭坚 《笻竹》诗:“不须客赋千首诗,若是赏音一夔足。”亦作“ 一夔已足 ”。《中国现在记》第一回:“一 夔 已足,世上哪里有兼全的事!”

基本含义

  • 形容行动迅速,极为迅捷。

详细解释

  • 一夔足是由“一”、“夔”、“足”三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一”表示一个,单个的意思;“夔”表示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形象如龙而有羽毛;“足”表示脚,意味着行走。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一个夔的脚,即指行动极为迅捷,速度非常快。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行动迅速敏捷,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应对或处理事情的能力。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源自于《左传·昭公二十年》:“夫仆不足以一夔足,而况于大事乎?”这句话是春秋时期的左国国君向左国大夫问话,意思是说即使有一个夔的脚也不足以完成一件事情,更何况是大事呢?后来,这句话被引申为一个成语,用来形容行动的迅速。

成语结构

  • 主语+不足以+一夔足

例句

  • 1. 他的反应非常迅速,简直是一夔足。2. 他在比赛中的速度就像一夔足一样,令人惊叹。

记忆技巧

  • 可以想象夔这个神兽的形象,一条身子像龙一样的生物,但却只有一只脚,所以它的行动非常迅捷。通过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学习其他与速度和行动相关的成语,例如“如脱缰之马”、“迅雷不及掩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跑得像一夔足一样,快得飞快。2. 初中生:他的反应速度太快了,简直就像一夔足一样。3. 高中生:在紧急情况下,他的应变能力让人印象深刻,简直是一夔足。

拆字解意

一夔足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