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稔
拼音dēng rěn
注音ㄉㄥ ㄖㄣˇ
繁体
基本解释
五谷丰收。《东观汉记·明帝纪》:“是时天下安平,人无徭役,岁比登稔,百姓殷富。”《周书·苏绰传》:“比年稍登稔,徭赋差轻,衣食不切,则教化可脩矣。” 宋 曾巩 《福州奏乞在京主判闲慢曹局或近京一便郡状》:“田畴之间,连获登稔。”
基本含义
- 指登上稔谷的高处,代表着登上高处观望、鉴别事物的意思。
详细解释
- 登稔是由“登”和“稔”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登”表示登上、攀登,引申为观望、鉴别,而“稔”表示成熟的庄稼,特指稻谷或麦谷。登稔的意思即是登上稻谷或麦谷的高处观望,比喻登上高处鉴别事物的真伪、优劣。
使用场景
- 登稔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们在处理事情时,要站在一个较高的角度、有全面的视野来看待问题,以便更好地判断和决策。也可以用来形容登上高山或高楼,俯瞰周围的景色。
故事起源
- 登稔的故事起源于《晋书·王猛传》。据传,晋代名将王猛曾在一次征战中,遭遇敌军的埋伏。王猛聪明机智,他让士兵们登上稻谷的高处观望,以便鉴别敌军的位置和行动,最终成功地摆脱了敌军的困扰。这个故事成为登稔成语的来源,寓意着登高远望能够使人有更好的洞察力,做出正确的判断。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由动词“登”和名词“稔”组成。
例句
- 1. 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我们需要登稔一下,寻找更全面的解决方案。2. 他喜欢登稔高楼,俯瞰城市的美景。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登稔”联想成登上稻谷或麦谷的高处观望,形象地想象自己站在稻谷或麦谷上,俯瞰周围的景色,以此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登稔”相关的成语或词语,如“登峰造极”、“高瞻远瞩”等,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站在山上登稔,看到了美丽的风景。2. 初中生:老师告诉我们要登稔一下,看清事物的本质。3. 高中生:考试前,我会登稔一下过去的试题,了解考点和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