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野木在词典中的解释

野木

拼音yě mù

注音ㄧㄜˇ ㄇ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野生的树木。《孔子家语·五仪》:“桑穀野木,而不合生朝,意者国亡乎!”《汉书·五行志中之下》:“野木生朝,野鸟入庙,败亡之异也。”

基本含义

  • 指不修整的树木,比喻人没有经过教育或训练,素质低下。

详细解释

  • 野木是由“野”和“木”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野”指的是自然生长的,未经修整的;“木”指的是树木。野木这个成语比喻人没有经过教育或训练,素质低下,行为粗野。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素质低下,行为粗鲁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那些没有受过良好教育,举止粗野的人。

故事起源

  • 野木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孟子·告子上》:“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軏,小车无蓬,其何以行之哉?’”这段话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没有道德信仰,就像没有车轮的大车或没有车篷的小车,无法行动。后来,人们将这个比喻引申为形容人没有经过教育或训练,素质低下的意思。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从小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一直都是个野木。2. 这个人虽然有钱,但是行为举止粗鲁,真是个野木。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野木”与未经修整的树木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的素质低下,行为粗鲁,就像一棵不修整的野木一样。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素质教育相关的成语,如“未艾”、“草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从小没有好好学习,现在成了一个野木。2. 初中生:这个学生不但学习不好,还经常打架斗殴,真是个野木。3. 高中生:那个男生虽然长得很帅,但是没有教养,真是个野木。4. 大学生:这个人素质真是低下,说话做事都像个野木一样。5. 成年人: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注重素质教育,不要成为一个野木。

拆字解意

野木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