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外僚在词典中的解释
wàiliáo

外僚

拼音wài liáo

注音ㄨㄞˋ ㄌㄧㄠ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在京师以外任职的官吏。 清 尹耕云 《致曾国藩书》:“何况 耕云 以久遭屏斥之身,浮沉外僚,但丐斗升之禄以活妻子者,更何敢摇唇鼓舌以议天下事乎?”

基本含义

  • 外来的官僚

详细解释

  • 外僚指的是外地来的官僚,多指对当地事物不熟悉,行事拘谨的官员。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某些官员因为地域、文化等原因,对当地事务不熟悉,行事拘谨的情况。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中有一则故事。故事中,楚国的官员到齐国任职,因为对齐国的情况不熟悉,行事不当,被当地人戏称为“外僚”。

成语结构

  • 外僚是一个由“外”和“僚”两个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这位外地官员不了解我们的习俗,做事总是很外僚。2. 他虽然是外地来的,但很快适应了当地的工作环境,没有外僚之感。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外僚”联想成“外来的官僚”,并想象一个不熟悉当地事务的官员在行事时表现拘谨的情景。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外行人”、“异乡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是外地来的老师,她刚来我们学校的时候有点外僚。2. 初中生:新调来的校长对我们学校的情况不熟悉,有时候会显得有点外僚。3. 高中生:这位外地来的政府官员虽然对我们的地方文化不熟悉,但他很努力适应,没有外僚之感。

拆字解意

外僚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