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序
拼音tiáo xù
注音ㄊㄧㄠˊ ㄒㄩˋ
繁体
基本解释
(1).依次叙述。《后汉书·郎顗传》:“此诚臣 顗 区区之愿,夙夜梦寤,尽心所计。谨条序前章,畅其旨趣。”
(2).谓依次排列。《封神演义》第一百回:“条序已毕, 周公 方纔唱名。”
(3).条理次序。《南齐书·文学传·祖冲之》:“又 承天 法,日月五星,各自有无,交会迟疾,亦竝置差,裁得朔气合而已,条序纷错,不及古意。” 唐 韩愈 《息国夫人墓志铭》:“﹝夫人﹞御僮使,治居第生产,皆有条序。” 宋 曾巩 《江都县主簿王君夫人曾氏墓志》:“﹝ 曾氏 ﹞独任家政,能精力,躬劳苦,理细微,随先后缓急为撙节,各有条序。”
(4).犹头绪。 南朝 陈 徐陵 《在吏部尚书答诸求官人书》:“尔时州州自帝,郡郡称王,天下干戈,尚无条序。”《宋史·食货志下二》:“时钱币苦重,条序不一,私铸日甚。” 明 李贽 《与方伯雨》:“佛屋既有条序,可喜可喜!”
基本含义
- 指事物的顺序有条理,不乱。
详细解释
- 条序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指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有条理,不乱。这个成语强调了事物的整齐有序,不仅仅是指时间上的顺序,还包括空间上的排列和逻辑上的推理。
使用场景
- 条序常用于描述事物的有序排列,可以用在各种场合,例如工作、学习、组织等。可以用来表达对事物的整齐有序的赞赏,也可以用来提醒人们保持事物的有序排列。
故事起源
- 关于条序的故事并不多见,但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成语的结构来推测它的起源。条序由“条”和“序”两个词组成,其中,“条”指事物的分支、细节,而“序”指事物的顺序、次序。结合起来,条序形象地描述了事物的有序排列。
成语结构
- 条序是一个名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在公司的会议上,大家按照条序发言,使得会议进展有条不紊。2. 这个图书馆把书籍按照条序分类,方便读者查找和借阅。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条”和“序”两个字的形状和意义联系起来进行记忆。例如,“条”字像一条笔直的线,表示整齐有序;而“序”字像一个人按顺序排列的姿势,也表示有序排列。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条序相关的成语,如“有条不紊”、“秩序井然”等,以扩大对有序排列的描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把玩具按照条序排列在柜子里。2. 小学生:老师要求我们按照条序排队上课。3. 初中生:我整理好了作业,按照条序放在书桌上。4. 高中生:为了备考,我把知识点按照条序整理成笔记。5. 大学生:在实验室里,我们按照条序操作仪器,确保实验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