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律
拼音niù lǜ
注音ㄋㄧㄨˋ ㄌㄩˋ
繁体
基本解释
拗体的律诗。 清 施补华 《岘佣说诗》二二:“拗律不可轻作,此是已成功夫。初学时须律协声稳,不惟五律为然也。” 朱东润 《杜甫叙论》:“其次我们讨论拗律,这也是 杜甫 的一种创造。”参见“ 拗体诗 ”。
基本含义
- 指对律法执拗、刁难,不按规定办事。
详细解释
- 拗律是由“拗”和“律”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拗的意思是执拗、刁难,律表示规定、法律。拗律的含义是指对律法执拗、刁难,不按规定办事。形容人故意违背规定,蛮横刁难他人。
使用场景
- 拗律一般用于贬义场合,形容某些人对规定或法律故意刁难、执拗不从。常见于揭露官员、管理者滥用职权、违法乱纪、刁难百姓等情况。
故事起源
- 拗律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官员。相传,有一位官员对待百姓非常刁难,经常违背规定,执拗不从。百姓们非常痛恨他的行为,于是用“拗律”这个成语来形容他的作为。从此,拗律成为了一个贬义词语,用来批评那些不按规定办事,刁难他人的人。
成语结构
- 拗律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表示对律法执拗、刁难。
例句
- 1. 这位官员一直拗律,对待百姓非常刁难。2. 他们公司的管理层对员工拗律,导致很多人心生不满。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拗律”拆分成“拗”的发音类似于“傲”,而“律”的发音类似于“绿”。可以想象一个傲娇的人在绿灯下故意违反交通规则,执拗不从,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类似的成语,如“拗乱”、“拗口”等,可以帮助扩展对于“拗律”的理解和应用场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总是拗律,不让我们上厕所。2. 初中生:班主任对我们拗律,经常要求加班学习。3. 高中生:考试时老师拗律,不给我们额外时间。4. 大学生:学校的食堂拗律,食物价格居高不下。5. 成年人:政府部门拗律,不给办理相关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