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恐愒在词典中的解释
kǒngkài

恐愒

拼音kǒng kài

注音ㄎㄨㄙˇ ㄎㄞˋ

繁体

基本解释

  • 见“ 恐猲 ”。

基本含义

  • 害怕而不敢违背

详细解释

  • 恐怕,害怕;愒怒,生气。形容对上级或有权势者非常畏惧,不敢违背他们的意愿。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对权威人物或有势力的人非常畏惧,不敢违背他们的意愿。

故事起源

  • 恐愒一词出自《汉书·张敞传》:“敞恐愒骇,不敢恣意。”故事中的张敞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官员,他对上级非常畏惧,生怕得罪他们。这个成语就是根据他的故事而来的。

成语结构

  • 恐愒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恐和愒都是动词。

例句

  • 1. 他对老板恐愒,从来不敢违背他的意见。2. 她对那位权威专家恐愒,不敢质疑他的观点。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恐愒拆分为“恐”和“愒”,恐怕害怕的意思,愒怒生气的意思。可以通过想象自己对上级害怕而不敢违背他们的意愿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含有“恐”或“愒”的成语,如“惧怕”、“畏惧”、“愤怒”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对老师恐愒,从来不敢迟到。2. 初中生:他对班主任恐愒,从来不敢违反校规。3. 高中生:她对校长恐愒,从来不敢质疑他的决定。4. 大学生:我对导师恐愒,从来不敢擅自修改研究方案。

拆字解意

恐愒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