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拘执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í

拘执

拼音jū zhí

注音ㄐㄨ ㄓ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 ◎ 拘执 jūzhí
    (1) [starchy]∶拘泥固执
    这些事儿可以变通着解决,不要太拘执
    (2) [arrest]∶拘捕

详细解释

  • (1).拘捕。《史记·李斯列传》:“ 李斯 拘执束缚,居囹圄中。”《旧唐书·哥舒翰传》:“及遇 羯 贼,旋致败亡,天子以之播迁,自身以之拘执,此皆命帅而不得其人也。”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 辅臣 得书,立使人拘执 士荣 。”
    (2).拘泥,固执。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六:“臣又闻圣人不凝滞於物,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理有变通,情无拘执。”《三国演义》第七三回:“今宜从权,不可拘执常理。” 清 李渔 《凰求凤·拐偦》:“只是这位主人拘执不过,请客不到,就要怪的。”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十二》:“当局定要在‘太太类’中选择,固然也过于拘执,但别的一时可也没有,此实不死不活之大原因也。”

基本含义

  • 指思想或行为固执、狭隘,不愿意接受新观念或改变。

详细解释

  • 拘执是由“拘”和“执”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拘指固执、狭隘,执指坚持、持守。拘执形容一个人思想僵化,不愿意接受新的观念或改变,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非常狭隘固执。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固执己见,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意见或改变自己的观点。也可以用来批评某些官僚主义的行为。

故事起源

  • 拘执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逍遥游》一书中,其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庄子和齐宣王的对话。齐宣王认为自己是万物之王,庄子则以自然界万物的无为而成为王者。庄子告诉齐宣王,他的思维过于拘执,只看到了一部分,而没有看到事物的整体。这个故事揭示了人们拘执思维的弊端。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他太拘执了,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建议。2. 这位老师太拘执了,总是固守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肯改变。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拘执理解为“拘束执着”,意味着思维受限,固守自己的观点。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思维开放、接受新观念相关的成语,如“开明”、“开阔眼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太拘执了,不肯尝试新的游戏。2. 初中生:有些同学在学习上太拘执,不愿意尝试新的学习方法。3. 高中生:他的拘执思维让他错过了很多机会。4. 大学生:拓宽自己的视野,不要陷入拘执的思维中。

拆字解意

拘执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