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发号施令在词典中的解释
hàoshīlìng

发号施令

拼音fā hào shī lìng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fā hào shī lìng ㄈㄚ ㄏㄠˋ ㄕㄧ ㄌㄧㄥˋ

    发号施令(發號施令) 

    发命令,下指示。《书·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臧。”《淮南子·道应训》:“发号施令,师未合而敌遁,此将军之威也。” 唐 李白 《明堂赋》:“发号施令,采时顺方。” 明 宋濂 《扶宗宏辨禅师育王裕公生塔之碑》:“ 洪武 元年,上即皇帝位,发号施令,雷动云合。” 郭小川 《木瓜树的风波》诗:“我有什么权利,向连长和同志们发号施令?” 巴金 《怀念烈文》:“ 鲁迅 先生从来不发号施令,也不向谁训话,可是我们都尊重他的意见。”

基本含义

  • 指权威人士或领导者下达命令、指示,其他人无法反抗。

详细解释

  • 发号施令是由“发号”和“施令”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发号”意为发布命令或指示,“施令”意为执行命令或指示。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权威人士或领导者通过发布命令或指示,使其他人无法反抗,必须执行。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人拥有绝对权威,可以随意下达命令,而其他人无法抗拒或违背。

故事起源

  • 据传,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军事制度。在古代战争中,指挥官需要通过发号施令来指导士兵的行动,以取得战争的胜利。因此,发号施令成为了一种具有权威和不可违抗性的行为。

成语结构

  • 动词+名词+动词

例句

  • 1. 领导者发号施令,所有员工都必须按照指示行事。2. 这位教练发号施令,让队员们进行严格的训练。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分解成语的结构来记忆。将“发号”与“施令”分开记忆,再将两个部分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成语。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权威、领导力相关的成语,如“一言九鼎”、“一言为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发号施令,我们要按时完成作业。2. 初中生:班主任发号施令,要求我们积极参加学校活动。3. 高中生:校长发号施令,要求全体学生遵守校规校纪。4. 大学生:导师发号施令,要求我们按时完成研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