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卜葬在词典中的解释
zàng

卜葬

拼音bǔ zàng

注音ㄅㄨˇ ㄗ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古代埋葬死者,先占卜以择吉祥之葬日与葬地,称为“卜葬”。《礼记·杂记下》:“卜葬其兄,弟曰‘伯子某’。” 孔颖达 疏:“谓卜葬择日而卜人祝龟之辞也。”后即为择时地安葬之代称。 宋 岳珂 《桯史·望江二翁》:“ 陈氏 卜葬,环数百里莫不闻。” 廖仲恺 《致蒋介石函》:“渠( 邓铿 )生前至爱 赣园 ……故拟卜葬于此。”

基本含义

  • 卜:卜筮,古代一种预测未来的方法;葬:埋葬。形容人死后的事情早已注定,无法改变。

详细解释

  • 卜葬是指人死后的事情早已注定,无法改变。类似于“已成定局”、“不可挽回”。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事情已经发生,无法改变的情况,也可用于讽刺、嘲笑某人的无能或无知。

故事起源

  • 卜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卜筮文化。古人相信,人的生死和命运是由神灵决定的,无法改变。因此,用“卜葬”来形容事情已经注定,无法改变。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卜”和“葬”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这场比赛的结果早已卜葬,我们已经没有任何机会了。2. 不要再为过去的事情伤心了,已经是卜葬的事情了。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卜葬”与“预测未来”、“无法改变”等概念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墓地旁卜筮预测未来,表示已经无法改变的命运。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卜筮文化和神灵信仰,以及其他与命运、预测相关的成语,如“已成定局”、“不可挽回”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考试没有复习,结果早已卜葬了。中学生:我们班决定的事情,老师已经说过是卜葬的,不能改了。大学生:这个项目的失败已经是卜葬了,我们只能接受现实。

拆字解意

卜葬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