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籍
拼音guǐ jí
注音ㄍㄨㄟˇ ㄐ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假冒门籍。 宋 洪迈 《容斋随笔·老人推恩》:“ 淳熙 三年,以太上皇帝庆寿之故,推恩稍优,遂有增年诡籍以冒荣命者。”
基本含义
- 诡计、奸计
详细解释
- 指狡猾、阴险的计谋或手段。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人用阴险的手段或计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故事起源
- 诡籍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相传,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桓公曾与楚国国君共舞。舞至中途,齐桓公突然停下来,而楚国国君继续舞动。齐桓公的臣子们纷纷议论,认为齐桓公这是故意中断,以便察觉楚国国君是否有诡计。于是,诡计一词就被用来形容这种阴险的手段。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诡和籍。
例句
- 1. 他用了一些诡籍来获得这个职位。2. 这个商人总是用一些诡籍来骗取顾客的信任。
记忆技巧
- 将诡字和籍字进行联想,可以想象一个人手持一把诡计的钩子,来捕捉他人的信任。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诡籍相关的成语,如诡辩、诡计多端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用了一些诡籍来躲过老师的惩罚。2. 小学生:他们用一些诡籍来获得考试的答案。3. 初中生:这个小偷总是用一些诡籍来逃避警察的追捕。4. 高中生:政治家利用一些诡籍来掩盖自己的错误。5. 大学生:他们用一些诡籍来获取竞争对手的商业机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