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板
拼音yán bǎn
注音ㄧㄢˊ ㄅㄢˇ
繁体
基本解释
晒盐用的工具。 建南 《盐场》:“堤上杂乱地满堆了许多汲海水的木桶和晒盐的盐板。” 建南 《盐场》:“ 老定 夹在许多人中,弓着背,汗流满面的一担一担的汲着海水,倾到盐板上去晒。”
基本含义
- 指贫穷、困苦的境况。
详细解释
- 盐板是由“盐”和“板”两个词组成,其中“盐”指的是食盐,而“板”指的是木板。成语“盐板”原指贫穷困苦到只剩下一块盐和一块木板的程度。后来,这个成语引申为形容贫穷、困苦的境况。
使用场景
- 盐板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贫穷、困苦的生活境况。可以用于描述个人的经济困难,也可以用于形容社会的贫富差距。
故事起源
- 盐板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当时盐在经济上非常重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盐板的故事源于北宋时期,有一位名叫陈炉的学者,由于家境贫寒,只剩下一块盐和一块木板。他为了能够继续读书,就用盐和木板交换了一本书。这个故事流传开来后,人们用盐板来形容贫穷困苦的境况。
成语结构
- 主语 + 动词 + 盐板
例句
- 1. 他的家境非常贫困,过着盐板的生活。2. 在那个时期,很多人都过着盐板的日子。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成语盐板。可以想象一个人只剩下一块盐和一块木板,生活非常贫困困苦的样子。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经济状况和盐的重要性,以及其他与贫困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爷爷奶奶过去的时候,家里非常穷,他们过着盐板的生活。2. 初中生:这个地方的经济不发达,很多人还在过着盐板的日子。3. 高中生:在这个社会,贫富差距很大,很多人都在为了摆脱盐板的生活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