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蓑衣在词典中的解释
suō

蓑衣

拼音suō yī

注音ㄙㄨㄛ ㄧ

繁体

基本解释

  • ◎ 蓑衣 suōyī
    [straw rain cape coat] 用棕榈皮编成的雨衣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 张志和《渔歌子》

英文翻译

  • 1.straw rain cape; palm-bark rain cape

详细解释

  • 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至於罽锦丽而且坚,未可谓之减於蓑衣。” 唐 刘禹锡 《插田歌》:“农妇白紵裙,农夫緑蓑衣。”《红楼梦》第四五回:“一语未尽,只见 寳玉 头上戴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 峻青 《老水牛爷爷》:“实在是瞌睡不过了的时候,他就把蓑衣在堤坡上一辅,闭一闭眼睛。”

基本含义

  • 比喻虚伪、伪装。

详细解释

  • 蓑衣是一种用苇叶或草编织的雨衣,外表看起来像是保护身体免受雨水侵袭的一道屏障。在成语中,蓑衣比喻人们伪装自己,掩饰真实的本性,不真实地表现出来。

使用场景

  • 蓑衣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们虚伪、伪装的行为。可以用于讽刺那些表面看起来善良无害,实际上心机深重的人。也可以用于批评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掩盖真实面目的人。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源自于战国时期的一个故事。有一位名叫孟尝君的国君,他非常喜欢打猎。一天,他穿上一件蓑衣,假装成普通百姓的样子去打猎。结果,他被一只野兽追赶,差点丧命。从此以后,人们用“蓑衣”来形容那些伪装自己,掩饰真实本性的人。

成语结构

  • 主体部分是“蓑衣”,表示伪装、虚伪;修饰部分是“蓑”,表示用苇叶或草编成的衣物。

例句

  • 1. 他戴着温文尔雅的面具,穿着一身蓑衣,却心机深沉。2. 她平时装作一副善良无害的样子,实际上是个穿着蓑衣的狼。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穿着蓑衣,表面上看起来像是保护自己,实际上却隐藏着虚伪的本性。可以将这个形象与成语的含义关联起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含有“蓑衣”成语的用法,如“蓑衣翁”、“蓑衣黍秀”等,可以更加丰富对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虽然穿着蓑衣,但是我们都知道他的本性是善良的。2. 初中生:这个电视节目里的选手都是穿着蓑衣的狼,他们表面上看起来很友善,实际上心机很重。3. 高中生:社交媒体上的一些网红是穿着蓑衣的人,他们虚伪地展示自己的生活,吸引粉丝。4. 大学生:这个政客总是穿着蓑衣,他表面上看起来很正直,实际上却是个权力欲望极强的人。

拆字解意

蓑衣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