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同体在词典中的解释
tóng

同体

拼音tóng tǐ

注音ㄊㄨㄙˊ ㄊ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 (1).同一形体;共一形体。《庄子·大宗师》:“假於异物,託於同体。”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奇正》:“故一节痛,百节不用,同体也。” 汉 王充 《论衡·物势》:“目与头同形,手与足同体。”
    (2).指同胞兄弟。《晋书·陶瞻传》:“ 夏 至,杀 斌 。 庾亮 上疏曰:‘ 斌 虽丑恶,罪在难忍,然王宪有制;骨肉至亲,亲运刀锯以刑同体,伤父母之恩,无惻隐之心,应加放黜,以惩暴虐。’”
    (3).比喻无区别;一致。《吕氏春秋·诬徒》:“善教者则不然,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也。所加於人,必可行於己,若此,则师徒同体。” 南朝 梁 萧统 《令旨解二谛义》:“有无相殊,何得同体。” 康有为 《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昔戊戌在京时,有问政体者,吾輒以八字言之,曰:‘ 满 汉 不分,君民同体。’”
    (4).犹同伙、同党。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七缪》:“夫誉同体,毁对反,所以证彼非而著己是也。”
    (5).谓结为一体,地位相当。《后汉书·皇后纪序》:“后正位后宫,同体天王。”

反义词

  • 异体

英文翻译

  • 1.consubstantiality

基本含义

  • 指同一实体或同一类别的不同个体。

详细解释

  • 同体是由“同”和“体”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同”表示相同或一致,“体”表示实体或事物。该成语指的是同一实体或同一类别的不同个体。它强调了个体之间的共同性和联系。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会用到“同体”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些具有相同属性或特征的事物或人。比如,我们可以用“同体”来形容同一个公司的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或者用来形容同一个团队中的不同成员之间的协作和配合。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尚书·泰誓》。在古代,泰山是中国的五岳之一,被视为帝王的象征。在《尚书·泰誓》中,周文王在登上泰山时发表了一篇誓词,其中有一句是“天不同,道不殊,同归于治”。这句话意味着天下万物虽然各不相同,但最终都归于治理的范畴。从而形成了“同体”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成语“同体”的结构比较简单,由两个单字组成,表达了事物之间的共同性和联系。

例句

  • 1. 这些不同的观点虽然看似不同,但实质上是同体的。2. 我们虽然在不同的部门工作,但是我们都是同体,应该相互合作。

记忆技巧

  • 要记忆这个成语,可以将其拆分为“同”和“体”两个部分,然后联想到相同的实体或事物。此外,可以用一些具体的例子来帮助记忆,比如同一个家庭的成员,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同体”的相关成语,比如“同心协力”、“同舟共济”等,可以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个概念的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的同学虽然个子不一样,但是我们都是同体,应该互相帮助。2. 初中生:虽然我们是不同的年级,但是我们都是同体,应该共同努力,为学校争光。3. 高中生:虽然我们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但是我们都是同体,应该互相尊重和理解。4. 大学生: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学院,但是我们都是同体,应该加强交流和合作,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