赍献
拼音jī xiàn
注音ㄐㄧ ㄒㄧ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持献,携物进献。《东周列国志》第七九回:“ 嚭 ( 伯嚭 )初欲拒絶,姑使人探其来状,闻有所賫献,乃召入。”
基本含义
- 指以物资或精力等为他人或公共事业做出贡献。
详细解释
- 赍献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赍意为携带、负荷,献意为奉献、贡献。赍献意为携带着物资或精力为他人或公共事业做出贡献。
使用场景
- 赍献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为了他人或公共利益而努力付出自己的物力或精力。可以用于表扬那些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也可以用于鼓励他人多为社会做贡献。
故事起源
- 赍献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卷七十四·孔子世家》中。当时,孔子的学生中有一位名叫子贡的学生,他为了拜访孔子,不辞辛苦地长途跋涉,还要背负着礼物和书籍。这个故事表达了子贡对孔子的崇敬和对学习的热爱,也象征了他的赍献精神。
成语结构
- 赍献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记忆。
例句
- 1. 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赍献了对社会的热爱。2. 这位科学家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赍献了很多。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赍献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背着一大堆东西,辛苦地为别人或公共事业做出贡献的场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赍献相关的成语,如“赴汤蹈火”、“舍己为人”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了解更多关于奉献精神的故事和事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赍献我的零花钱给慈善机构,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赍献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为将来做好准备。3. 高中生:我希望将来能够成为一名医生,为社会赍献我的医术和爱心。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发展赍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