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颅
拼音bào lú
注音ㄅㄠˋ ㄌ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形容人的头圆。豹,团头。《清史稿·文苑传三·李兆洛》:“ 兆洛 短身硕腹,豹颅刚目,望之若不可近,而接人和易,未尝疾言遽色。”
基本含义
- 比喻邪恶之人的脑袋,也指邪恶势力的头目。
详细解释
- 成语“豹颅”源自于古代猎人猎杀豹子后,将豹子的颅骨作为战利品展示的行为。后来,人们将“豹颅”比喻为邪恶之人的脑袋,也指邪恶势力的头目。这个成语形象地揭示了邪恶势力的凶残和危险。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邪恶势力的头目或首领,也可以用来形容邪恶之人的脑袋。在文学作品、演讲或者日常对话中,可以使用该成语来强调某个人的邪恶和危险性。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朝文学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的《豹颅记》故事中。故事讲述了一个邪恶的豪强首领,他势力庞大,欺压百姓。最终,正义的青年杨家将他击败,夺取了他的豹颅,恢复了百姓的安宁。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这个恶霸就像一个豹颅,威胁着整个村庄的安宁。2. 只有消灭掉豹颅,百姓才能过上安宁的生活。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豹子的颅骨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想象一个邪恶的豪强头目,他的脑袋就像是一颗豹子的颅骨,凶残而危险。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尤其是《豹颅记》这个故事。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狼子野心”、“虎视眈眈”等,来扩展对邪恶势力的描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坏人就像是一个豹颅,威胁着我们的安全。2. 初中生:我们要团结起来,一起消灭这个豹颅,保护我们的家园。3. 高中生: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打击那些豹颅般的犯罪团伙。4. 大学生:只有打破那些豹颅的势力,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公平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