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功
拼音yāo gōng
注音ㄧㄠ ㄍㄨㄙ
繁体
基本解释
◎ 要功 yāogōng
[take credit for sb.'s achievements] 邀功,求取功名
详细解释
求取功名;邀功。《汉书·冯奉世传》:“争逐发兵,要功万里之外。”《后汉书·窦融传》:“ 融 闻智者不危众以举事,仁者不违义以要功。”
基本含义
- 指自己要求太高,不容忍别人稍有瑕疵的行为。
详细解释
- 要功是一个贬义成语,形容一个人要求过高,对别人的一点小错误或不足都不能容忍的态度。这个成语源自于《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段故事。项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他在攻打楚国的战争中,与项梁共同领导楚军。有一次,项梁因为没有按照项羽的命令行动,而被项羽斩首。项羽的要求极其严苛,他认为任何一点小错误都是不可容忍的。后来,人们用“要功”来形容那些对别人要求过高,不容忍一点错误的人。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对别人要求过高,不容忍一点错误的人。可以用于讽刺和警示他人不要过于苛责别人。
故事起源
- 《史记·项羽本纪》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
例句
- 1. 他对同事的工作要求太高,总是要功。2.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而不是对他们要功。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要功”与严苛的要求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结。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高的功利山上,对着别人要求过高,不容忍一点错误。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要求严苛、不容忍别人错误的成语,如“苛责”、“挑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对我们的作业要求太高了,真是要功。初中生:他是个要功的人,对同学的一点小错误都不放过。高中生:老板对员工的要求太高,总是要功,让人很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