惶悚
拼音huáng sǒng
注音ㄏㄨㄤˊ ㄙㄨㄙˇ
繁体
基本解释
◎ 惶悚 huángsǒng
[fearful;sudden fear] 惶恐而心中害怕
歹人见了官府,个个惶悚之至
详细解释
惶恐。 南朝 宋 鲍照 《谢假启》之二:“执啟涕结,伏追惶悚。” 宋 苏轼 《与子安兄书》之五:“往蒙示先伯父事迹,但有感涕,专在卑怀。重承诲諭,惶悚之至。”《明史·忠义传七·许琰》:“ 琰 率诸生责以大义,御史惶悚谢罪去。”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章:“ 杨嗣昌 跪在地上,感激流泪说:‘微臣每一念及,惶悚万分。’”
基本含义
- 极度恐惧害怕的样子。
详细解释
- 惶悚指极度恐惧害怕的样子,形容人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惊慌。通常用来形容面对危险或者不可预测的情况时,人们感到的心神不宁和恐惧。
使用场景
- 惶悚这个词语常常用来描述人在面对恐惧、危险或者不安全的情况时的心理状态。比如,当人们遇到突发的灾难、惊吓或者恶劣的环境时,他们可能会感到惶悚。
故事起源
- 《庄子·天运》中有一则故事,讲的是一个人在梦中遇到了一只巨大的蛇,醒来后仍然感到胆战心惊,害怕异常。这个故事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恐惧面前的心理状态,后来被用来形容惊恐的样子,成为了惶悚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
- 1. 他听到突然传来的枪声,不禁惶悚地躲到了墙角。2. 她惶悚地看着黑暗中的影子,不敢靠近。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惶悚这个词语。想象自己面对一只巨大的蛇时的心理状态,感受到恐惧和惊慌的情绪,这样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记忆惶悚这个词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惶悚相关的成语,如“惊恐万状”、“胆战心惊”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夜晚听到突然传来的吓人的声音时,感到非常惶悚。2. 初中生:面对考试的时候,我总是感到惶悚,害怕不能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看到电影里的恐怖场景,我感到惶悚万分,心跳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