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惰
拼音wán duò
注音ㄨㄢˊ ㄉㄨㄛˋ
繁体
基本解释
愚昧怠惰。《宋书·律历志中》:“臣授性顽惰,少所关解。” 唐 杜牧 《浙江西道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上柱国清河郡开国公赠吏部尚书崔公行状》:“復建立儒宫,置博士,设生徒,廩餼必具,顽惰必迁,敬让之风,人知家习。” 明 方孝孺 《与卢编修希鲁书》:“痛以礼义自绳约,既率己之顽惰,又以化顽惰者,使之知操身行世之大方,孝亲忠君之大节。”
基本含义
- 指懒惰、不肯努力
详细解释
- 顽固不化地懒惰,不愿意为实现目标付出努力。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一个人不愿意努力工作、学习或者做任何事情。
故事起源
- 顽劣一词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中,意为坚硬不化。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意思引申出了形容懒惰的成语“顽惰”。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
- 1. 他整天无所事事,真是顽惰至极。2. 这个学生顽惰不堪,从来不好好复习功课。3. 只有勤奋努力,才能摆脱顽惰的束缚。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顽惰”拆分为“顽”和“惰”两个部分进行记忆。顽意为固执、坚硬,惰意为懒惰。通过将这两个词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懒散”、“怠惰”等,来扩充对懒惰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喜欢顽惰的同学,因为他们不愿意和我一起做游戏。2. 初中生:我觉得顽惰是一种坏习惯,不努力学习会影响到自己的未来。3. 高中生:大家都在为高考努力备战,没有人想成为顽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