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顽鲁在词典中的解释
wán

顽鲁

拼音wán lǔ

注音ㄨㄢˊ ㄌ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 顽卤 ”。1.顽劣愚钝,不敏锐。 汉 王充 《论衡·命禄》:“或时下愚而千金,顽鲁而典城。”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 明 夏完淳 《刘文学感遇》诗:“小臣顽鲁质,元后谬一顾。”
    (2).谓不锋利。 宋 曾巩 《送欧阳员外归觐滁州舍人》诗:“顾我齿诸本,渐磨苦顽鲁。”
    (3).愚妄而粗野。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二折:“此处官浊吏弊,人民顽卤。”

基本含义

  • 形容人固执、不听劝告、不肯改正。

详细解释

  • 顽鲁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性格特点。顽意指坚固、执拗,鲁意指粗野、不谦逊。顽鲁的人通常固执己见,不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或劝告,也不愿意改正自己的错误。

使用场景

  • 顽鲁常用于形容那些不愿意接受他人建议或教训的人。可以用来描述孩子、学生、朋友或同事等不愿意改正错误、不听劝告的情况。

故事起源

  • 《庄子·外物》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顽固不化的人。故事中,有个人捉到了一只鹿,想要把它带回家做饭。但鹿却顽固地不肯前进,只是踢踏着脚。人们劝告他松开绳索,但他却不听,结果鹿逃跑了。这个故事成为了形容顽固不化的人的典故,后来演变成了成语顽鲁。

成语结构

  • 顽鲁由两个形容词组成,顽和鲁。

例句

  • 1. 他太顽鲁了,一点都不听我的劝告。2. 这个学生非常顽鲁,老师怎么教他都不改正错误。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顽鲁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顽固不化的人,被捆绑住不肯前进,踢踏着脚。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顽鲁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在学习顽鲁的同时,还可以学习其他与人的性格特点相关的成语,如固执己见、骄傲自大等。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故事、文章或参加讨论来加深对这些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有一个顽鲁的同学,他从不听老师的话。2. 初中生:我妹妹是一个顽鲁的孩子,不肯收拾自己的房间。3. 高中生:他的顽鲁性格导致他在班级中没有朋友。4. 大学生:有些人年纪越大越顽鲁,不愿意接受新的观念和改变。5. 成年人:我公司有一个顽鲁的同事,他总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听取他人的建议。

拆字解意

顽鲁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