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唁
拼音diào yàn
注音ㄉㄧㄠˋ ㄧ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释义]
(动)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构成]
并列式:吊+唁
[同义]
吊丧
近义词
吊祭、吊丧、吊问、丧祭、哀悼、诅咒
反义词
庆贺、祝贺、道喜、庆祝
英文翻译
1.condole; sympathy; condolence; sympathize
详细解释
◎ 吊唁 diàoyàn
[offer one's condolences;mourn;condole] 祭奠死者并对家属进行慰问
亦作“吊唁”。哀悼死者并慰问生者。 汉 刘向 《说苑·修文》:“宾客弔唁,无不哀者。”《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 支德 不愿为官,致政而归。闻 施济 故后,家日贫落,心甚不忍,特地登门弔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和尚》:“士大夫妇咸华妆来,搴幃弔唁,冠盖舆马塞道路。” 洪深 《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二章三:“恰巧他的业师死了,他跑到业师家里去吊唁。”
基本含义
- 表示对逝者表示悼念和哀思。
详细解释
- 吊唁是由“吊”和“唁”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吊,指向逝者表示哀悼;唁,指对逝者表示悼念、祝福。吊唁一词通常用于表示对逝者家属或朋友的慰问,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和哀思。
使用场景
- 吊唁一词常用于葬礼、丧事、悼念活动等场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吊唁是一种表达哀悼之情的方式,人们通过吊唁来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和悼念。
故事起源
- 吊唁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古人认为,吊唁是一种尊重逝者、表达哀思的方式,也是人们对逝者家属的慰问和安慰。吊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礼仪文化,体现了中国人对逝者的敬意和哀思。
成语结构
- 吊唁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吊”是动词,表示向逝者表示哀悼;“唁”是名词,表示对逝者表示悼念、祝福。
例句
- 1. 在他的葬礼上,许多人前来吊唁,表达对他的深深怀念。2. 他的朋友们纷纷前来吊唁,表示对他的敬意和哀思。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吊唁这个成语:1. 将“吊唁”这个成语拆分成两个部分,分别记忆“吊”和“唁”的含义。2. 联想“吊唁”这个词语与葬礼、丧事等场合有关,形成联想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悼念礼仪,以及其他与吊唁相关的成语和文化活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我们去参加了李叔叔的爷爷的葬礼,给他吊唁了。2. 初中生:我听说他的狗狗不幸去世了,我去他家吊唁了一下。3. 高中生:听说他的爷爷去世了,我特地去医院吊唁了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