唁
唁 部 首
口
部外笔画
7
唁总笔画
10
唁 结 构
左右结构
唁造字法
形声
繁体字
唁
唁统一码
U+5501
唁五笔86
KYG
唁五笔98
KYG
唁 仓 颉
RYMR
四角号码
60061
汉字编号
1912
唁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yàn ㄧㄢˋ
唁字笔顺
竖折横捺横横横竖折横 唁的笔顺
基本含义
● 唁 yàn ㄧㄢˋ ◎ 吊丧,对遭遇丧事表示慰问:唁电(吊丧的电报)。吊唁。慰唁。
英文翻译
◎ 唁 extend condolences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唁 yàn 〈动〉 (1) (形声。从口,言声。本义:对遭遇非常变故者的慰问。后多指对遭遇丧事的人的慰问) [extend condolences] 公孙于 齐, 齐侯唁公于野井。——《左传》 (2) 又如:唁奠(吊唁祭奠);唁劳(对遭丧事者进行慰问);唁慰(对死者家属表示安慰)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yàn][《廣韻》魚變切,去線,疑。](1)对遭遇非常变故者进行慰问。(2)特指对丧者家属进行慰问。
音韵参考
[广 韵]:魚變切,去33線,yàn,山開三去仙B疑[平水韵]:去声十七霰[国 语]:yàn[粤 语]:jin6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丑集上】【口字部】 唁;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191第24〔古文〕囐【唐韻】魚變切【集韻】魚戰切【韻會】疑戰切,𠀤音彥。【說文】弔生也。【詩·鄘風】歸唁衛侯。【疏】正義曰:昭二十五年,齊侯唁公于野井。穀梁傳曰:弔失國曰唁,此據失國言之,若對弔死曰弔,則弔生曰唁。小雅云:不入唁我。左傳曰:齊人獲藏堅,齊侯使夙沙衞唁之。服虔曰:弔生曰唁,以生見獲,故唁之也。【集韻】或作𣨌喭。 又【集韻】牛偃切,音𤬝。義同。字源字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