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七祀在词典中的解释

七祀

拼音qī sì

注音ㄑㄧ ㄙ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周代设立的七种祭祀,即司令、中霤、国门、国行、泰厉、户、灶。见《礼记·祭法》。《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国癘之文,尚标七祀;良药之市,亦载三医。”

基本含义

  • 指祭祀的次数多达七次,形容非常恭敬和虔诚。

详细解释

  • 七祀原指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仪式,每年祭祀七次,表示对祖先的极度尊敬和虔诚。后来,这个成语也泛指对任何事物极为恭敬和认真。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对长辈或者重要人物的敬重,也可以用来形容对某个事物的非常重视和认真。

故事起源

  • 据说,古代帝王每年要进行七次祭祀祖先的仪式,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仪式,显示了帝王对祖先的尊敬和认可。后来,这个习惯被视为非常恭敬和虔诚的象征,成为了成语“七祀”。

成语结构

  • 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对父母非常孝顺,每年都会七祀祖先。2. 这个学生对学习非常严谨,每个考试都七祀书本。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七祭”,表示对祖先的七次祭祀,显示了极其恭敬和虔诚的态度。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祭祀相关的成语,如“三献殷勤”、“五献殷勤”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年生日都会七祀爸爸妈妈,表示对他们的感激和尊敬。2. 初中生: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非常七祀老师,对每一堂课都非常认真听讲。3. 高中生:他对考试非常七祀,每次都会提前复习,认真备考。4. 大学生:我对专业课程非常七祀,每次都会仔细研究,深入学习。

拆字解意

七祀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