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年馎饦在词典中的解释
niántuō

年馎饦

拼音nián bó tuō

注音ㄋㄧㄢˊ ㄅㄛˊ ㄊㄨㄛ

繁体

基本解释

  • 过年时吃的一种面食。 宋 陆游 《自开岁阴雨连日未止》诗:“应时餺飥聊从俗,耐久 钟馗 儼在门。”原注:“俗有年餺飥之语。予贫甚,今岁遂不能易 钟馗 。”

基本含义

  • 指年岁渐长,人们的体力逐渐衰退。

详细解释

  • 年馎饦,古代用来祭祀祖先的一种饮食,由于年岁渐长,人们的体力逐渐衰退,所以用“年馎饦”来比喻人年纪大了,精力不如以前。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年纪大了,体力不如以前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逐渐衰退的状态。

故事起源

  •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春秋时期鲁国的公族因为年老体衰,无法再参与战斗,于是决定将自己献祭给祖先,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这种献祭的饮食就是年馎饦。

成语结构

  • 年馎饦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已经年馎饦了,不能再做这么辛苦的工作了。2. 这家公司的业绩也逐渐年馎饦,需要采取措施来振兴。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年馎饦”这个成语拆分成两个部分进行记忆,年代已经馎饦。可以联想到人年纪大了,体力逐渐衰退的情况。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与祭祀、祖先相关的知识,可以进一步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和鲁国的发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爷爷已经年馎饦了,不能再陪我玩跳绳了。2. 初中生:奶奶年馎饦,不能再做家务了,我们应该多帮她。3. 高中生:爸爸已经年馎饦了,不能再参加足球比赛了,但他依然是我们的榜样。

拆字解意

年馎饦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