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敛手待毙在词典中的解释
liǎnshǒudài

敛手待毙

拼音liǎn shǒu dài bì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liǎn shǒu dài bì ㄌㄧㄢˇ ㄕㄡˇ ㄉㄞˋ ㄅㄧˋ

    敛手待毙(斂手待斃) 

    犹言束手待毙。《廿载繁华梦》第三四回:“ 傅子育 道:‘天下哪有敛手待毙的?’不如合同三家,并约 潘氏 ,各出些款项,报效赎罪,你道何如?”

基本含义

  • 指敌人被围困或受到重创后,停止抵抗等待死亡。

详细解释

  • 敛手待毙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敌人在被围困或受到重创后,停止抵抗,无力反击,等待死亡的状态。这个成语中的“敛手”指敌人停止抵抗,不再进行任何行动;“待毙”表示等待死亡的命运。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敌人在战争或斗争中被迫无力反抗,只能等待死亡的情况。也可用于比喻某人在面对困境或失败时,放弃抵抗,任由命运安排。

故事起源

  • 敛手待毙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次战争。相传,战国时期,齐国的将领孙膑和庞涓在一次战斗中相遇。孙膑是个智勇双全的将领,而庞涓却是个懦弱无能的将领。战斗开始后,庞涓很快被孙膑打败,他不敢继续抵抗,只能束手待毙。这个故事被后人用来形容敌人在被围困或受到重创后,停止抵抗,任由命运安排的情景。

成语结构

  • 敛手待毙是一个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敛手”是动词短语,表示停止抵抗;“待毙”是动词短语,表示等待死亡。整个成语的结构简单明了,形象生动。

例句

  • 1. 在战争中,敌人被我军围困后,只能敛手待毙。2. 面对困境,他选择敛手待毙,没有继续努力的勇气。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被围困的敌人,他无法逃脱,只能敛起双手,等待死亡的命运。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关于战国时期的历史,了解更多有关战争和战略的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敌人被围住后,只能敛手待毙,没有任何逃脱的机会。2. 初中生:面对失败,他选择敛手待毙,没有继续努力的勇气。3. 高中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如果不努力,只能敛手待毙,被淘汰出局。

拆字解意

敛手待毙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