椹板
拼音zhēn bǎn
注音ㄓㄣ ㄅㄢˇ
繁体
基本解释
切菜用的木板。 章炳麟 《新方言·释器》:“今人谓切肉所藉木质为椹板。”
基本含义
- 指人们心中对某一事物的评价或看法。
详细解释
- 椹板是古代一种用来评判琴声的乐器,它是由两块木板组成的,一块板用来敲击琴弦,另一块板用来判断琴音的高低和音质的好坏。因此,“椹板”这个成语比喻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评价或看法。
使用场景
- 常见于文学作品、讨论评价某一事物的场合,可以用来表达对事物的评价或看法。
故事起源
- 椹板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红楼梦》中。在该小说中,贾母评价贾宝玉的名字时用到了这个成语。贾母说:“我觉得你这个名字像个椹板,能敲出好音,就看你自己怎么敲了。”这个故事中的使用场景,使得椹板这个成语逐渐流传开来。
成语结构
- 椹板是由两个词组成的,分别是“椹”和“板”。
例句
- 1. 他的评价就像椹板一样,总是很准确。2. 这部电影的评价如何,你可以用椹板来判断。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椹板”这个成语与古代乐器椹板的形状和功能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出用来评判事物的工具,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评价、看法相关的成语,如“评头论足”、“一针见血”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评价我们的作文就像椹板一样,能敲出好字。”2. 初中生:“我对这个音乐节目的评价就像椹板一样,很准确。”3. 高中生:“老师对我们的演讲进行椹板式的评价,帮助我们提高。”4. 大学生:“这个电影的评价可以用椹板来判断,观众反响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