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
拼音fú róng lóu
注音ㄈㄨˊ ㄖㄨㄙˊ ㄌㄡˊ
繁体
基本解释
楼名。在 唐 代 润州 (今 江苏 镇江 )城西北角临 江 处。 唐 丁仙芝 《相和歌辞·江南曲》:“始下 芙蓉楼 ,言发 琅邪 岸。” 南唐 陈陶 《临风叹》诗:“ 芙蓉楼 中饮君酒,驪驹结言春杨柳。”
基本含义
- 形容房屋华丽壮观,美丽如芙蓉花。
详细解释
- 芙蓉楼是指一座美丽华丽的楼阁,比喻房屋的建筑风格高雅、壮丽,或形容景色美丽如芙蓉花。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建筑物的美丽和壮观,也可用于形容自然景观的美丽。
故事起源
- 芙蓉楼的故事源于中国南朝的一位文人。据说,南朝时期,有一位名叫贾思勰的文人,他在一次游玩中看到了一座美丽的楼阁,被它的壮丽和高雅所吸引,于是写了一首诗来形容这座楼阁的美丽,诗中包含了“芙蓉楼”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芙蓉楼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芙蓉”和“楼”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这座宫殿建筑得像芙蓉楼一样,美丽壮观。2. 这个公园的景色就像芙蓉楼一样,美不胜收。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芙蓉楼”,可以想象一座美丽的楼阁上盛开着许多芙蓉花,从而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南朝时期的文化和建筑风格,以及其他与建筑美学相关的成语,如“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去了一座芙蓉楼,里面的装饰非常漂亮。2. 初中生:这座城市有一座芙蓉楼,每天都有很多游客来参观。
3. 高中生
- 我在诗中运用了芙蓉楼这个成语,形容了夕阳下的美丽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