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温良恭俭让在词典中的解释
wēnliánggōngjiǎnràng

温良恭俭让

拼音wēn liáng gōng jiǎn ràng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wēn liáng gōng jiǎn ràng ㄨㄣ ㄌㄧㄤˊ ㄍㄨㄙ ㄐㄧㄢˇ ㄖㄤˋ

    温良恭俭让(温良恭儉讓) 

    儒家所倡导的五种德行: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论语·学而》:“ 子贡 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三国志·魏志·荀攸传》“ 攸 从征 孙权 ,道薨。 太祖 言则流涕”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王沉 《魏书》:“ 荀公 真贤达人也,所谓‘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

基本含义

  • 指人性格温和善良,态度恭敬有礼,生活俭朴谦让。

详细解释

  • 温指温和、和善;良指善良、良好;恭指恭敬、尊重;俭指俭朴、节约;让指谦让、退让。温良恭俭让形容一个人的性格品质优良,对待他人态度恭敬有礼,生活简朴节俭,懂得谦让退让。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性格温和善良,待人谦恭有礼,做事节俭谦让。可以用来表扬一个人的优秀品质,也可以用来要求自己和他人以温良恭俭让的态度对待他人。

故事起源

  • 成语“温良恭俭让”最早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当时,孟子的学生滕文公问孟子:“子之道,何如?”孟子回答说:“温良恭俭让,恭俭让,人皆有之。”意思是说温和善良、恭敬有礼、俭朴谦让,这些优秀品质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

成语结构

  • 四个词语组成,按照“形容词+形容词+形容词+动词”的结构排列。

例句

  • 1. 他的性格温良恭俭让,深受同事们的喜爱。2. 她的言谈举止总是温良恭俭让,给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记忆技巧

  • 可以用“温暖的阳光下,善良的人恭敬地行礼,过着节俭的生活,懂得谦让退让”来联想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温良恭俭让相关的成语,如温文尔雅、温情脉脉、恭维、俭以养廉等,来拓展对温良恭俭让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和温良恭俭让的同学一起玩耍,因为他们不会争抢玩具。2. 初中生:老师常常表扬我们班的同学温良恭俭让,这是我们班的优秀品质。3. 高中生:在学校里,我们应该互相温良恭俭让,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