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学说在词典中的解释
xuéshuō

学说

拼音xué shuō

注音ㄒㄩㄝˊ ㄕㄨㄛ

繁体

基本解释

  • ◎ 学说 xuéshuō
    [theory;doctrine;teaching] 学术上自成系统的主张、理论
    爱因斯坦的学说

英文翻译

  • 1.theory; doctrine

详细解释

  • (1).见解;说法。 鲁迅 《花边文学·运命》:“然而他们(看相的)对于主顾,肯断定他穷到底的是很少的,即使有,大家的学说又不能相一致。”
    (2).学术上自成系统的主张、理论。 章炳麟 《文学总略》:“学説以启人思,文辞以增人感。” 李大钊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使这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在我们的思辩中,有点正确的解释。”
    (3).照着样子说;述说。《金瓶梅词话》第二一回:“丫头学説:两个( 西门庆 、 吴月娘 )説了一夜话,説他爹怎的跑着上房的。”《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老爷﹞忙问:‘他升什么官了?’ 褚一官 道:‘这个官名儿,我学説不上来。’”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二篇五:“但是要说他们完全没有听懂我所学说的那句话吧,好像也不见得。” 孙犁 《白洋淀纪事·看护》:“什么病呀,你先和我学说学说,过几天,我们的医生就过来了。”

基本含义

  • 指学术水平高,口才好,能够言之有物的人。

详细解释

  • 学说是由“学”和“说”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学指学习知识,说指表达言论。学说形容一个人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良好的口才,能够以言辞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在学术讨论、辩论或演讲等场合中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口才表达观点的人。也可以用来称赞一个人在某个领域内有扎实的学术基础和出色的表达能力。

故事起源

  • 学说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战国策·齐策四》中,记载了齐国大夫孟尝君在一次辩论中,以其卓越的学识和口才击败了其他辩论者。后来,学说逐渐成为形容有学术造诣和辩论能力的人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学说是由两个单独的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在学术界有很高的声望,是一位真正的学说家。2. 他的学说深入浅出,让人听得明白又有启发。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学和说两个字分开记忆,然后联想到学术和口才两个方面,帮助记忆学说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孟尝君的故事和其他有关学术和口才的成语,如学富五车、口若悬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讲课的时候,总是能够用简单明了的语言给我们传授知识,真是个学说家。2. 初中生:在辩论赛上,他能够用丰富的学识和流利的口才说服观众,真是个学说家。3. 高中生:他的论文写得深入浅出,逻辑严密,是一位真正的学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