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疱
拼音nóng pào
注音ㄋㄨㄙˊ ㄆ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 脓疱 nóngpào
[pustule] 一种小而界线清晰的皮肤隆凸,含有脓和具有炎性基底
英文翻译
1.empyesis; pustule
基本含义
- 指病体上的脓疮。
详细解释
- 脓疱是指皮肤上出现的脓包或脓疮。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病体上的脓疮,也可用来比喻社会上的败坏现象。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病体上的脓疮,也可用于比喻社会上的败坏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某个人的丑陋或不健康的状态。
故事起源
- 脓疱的成语源于《左传·昭公十九年》:“脓疱之疾,将及于齐。”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的左传,意思是说病体上的脓疮已经发展到了快要传染到齐国的地步。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前一个字是“脓”,后一个字是“疱”。
例句
- 1. 他的脸上布满了脓疱,看起来很可怕。2. 这个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就像是一颗颗脓疱,让人无法忍受。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脓疱”这个词与皮肤上的脓包或脓疮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另外,也可以通过制作一张包含“脓疱”成语的卡片,上面写着成语的解释、例句等,反复看、背诵,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和了解其他与健康、疾病相关的成语,如“病入膏肓”、“伤痕累累”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脸上长了很多脓疱,看起来很可怕。2. 初中生:这个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就像是一颗颗脓疱,让人无法忍受。3. 高中生:这个国家的腐败现象已经发展到了不可忍受的地步,就像是一颗颗脓疱在不断蔓延。4. 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改革,消除社会上的脓疱,使社会更加健康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