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课草在词典中的解释
cǎo

课草

拼音kè cǎo

注音ㄎㄜˋ ㄘㄠˇ

繁体

基本解释

  • 征收柴草。《晋书·冯跋载记》:“ 弘 乃密严人课草十束,畜火伏兵以待之。”

基本含义

  • 指学生在上课时懒散敷衍,不认真听讲的状态。

详细解释

  • 课草一词由“课”和“草”组成。草是指不受人们重视的植物,而课则代表学习、教育。课草形容学生在上课时态度不端正,不专心听讲,只是随便应付而不用心学习的状态。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学生在上课时不认真听讲、敷衍了事的行为,也可用于形容其他工作场景中不认真对待任务的人。

故事起源

  • 关于课草成语的起源并无具体的故事可考。它是根据学生在上课时懒散敷衍的行为而形成的,用以批评学生对学习不够重视。

成语结构

  • 成语“课草”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可以独立使用。

例句

  • 1. 他上课总是课草,不认真听讲。2. 这个学生成绩不好,原因就是他在上课时总是课草。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课草”理解为学生在上课时像草一样不受重视,不认真对待学习的状态。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学习态度相关的成语,如“半途而废”、“三心二意”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想当课草,我要认真听讲。2. 初中生:他上课总是课草,老师都生气了。3. 高中生:别再课草了,考试要来了。4. 大学生:我们要珍惜上课时间,不要成为课草。

拆字解意

课草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