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保境息民在词典中的解释
bǎojìngmín

保境息民

拼音bǎo jìng xī mín

注音

繁体

基本含义

  • 保护国境,安抚百姓。

详细解释

  • 保境息民是指保护国境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使人民安居乐业。这个成语强调了国家应该保护国境,保障人民的生活安宁。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政府或领导者积极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福祉的行为。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保护家庭和社区的安全。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平准书》。据说,在秦朝时期,有一位官员叫卫鞅,他提出了一种治国的理念,就是要“保境息民”。他主张要加强边境的防御,保护国家的安全;同时,要改革政府的政策,安抚百姓,使人民安居乐业。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三个词组成,分别是“保境”、“息”和“民”。其中,“保境”表示保护国境,“息”表示安抚,“民”表示百姓。

例句

  • 1. 政府要加强边境防御,保境息民,确保国家安全。2. 作为一名警察,他的职责是保境息民,维护社区的安宁。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位守卫边境的士兵,要保护国境安全,同时也要安抚百姓。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保境息民相关的历史事件,如中国古代的边塞文化、边防军事等方面的知识,以加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就是在做保境息民的事情。2. 初中生: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要关心同学们的生活,保境息民,维护班级的和谐。3. 高中生:我们要关注社会问题,关心弱势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保境息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拆字解意

保境息民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