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附阻在词典中的解释

附阻

拼音fù zǔ

注音ㄈㄨˋ ㄗ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 凭恃,依仗。《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论》:“ 蛮 夷 虽附阻巖谷,而类有土居,连涉 荆 交 之区,布护 巴 庸 之外,不可量极。”

基本含义

  • 附和阻碍。

详细解释

  • 附和他人的意见,同时又阻碍了事情的进展。

使用场景

  • 用于描述一个人在行动中既想顺从他人的意见,又拖延事情的进展。

故事起源

  • 成语“附阻”出自《齐桓公》。齐桓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他曾经在一次会议上,听从了一个人的建议,但又提出了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导致事情无法顺利进行。因此,后来人们用“附阻”这个成语来形容这种既附和他人意见又阻碍事情进展的行为。

成语结构

  • 附和 + 阻碍

例句

  • 1. 他总是附和别人的意见,但又不愿意付诸行动,真是附阻不前。2. 这个团队的领导经常附和大家的意见,但是又经常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导致项目进展缓慢,真是附阻了整个团队的发展。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一个人一边附和他人的意见,一边又把事情给阻碍住,形成了“附阻”的场景。可以用这个场景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附阻”相似的成语,如“左右为难”、“拖泥带水”等,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朋友们一起玩游戏,他们都说要去公园玩,我也附和了他们的意见,但是我又提出要先吃冰淇淋,就附阻了大家的计划。2. 初中生:我和同学们商量去看电影,大家都说想看喜剧片,我也附和了他们的意见,但是我又提出要去吃饭,结果耽误了大家看电影的时间,真是附阻了大家的计划。3. 高中生:我和同学们一起准备参加比赛,他们都说要早起锻炼身体,我也附和了他们的意见,但是我又提出要先吃早餐,结果耽误了大家锻炼的时间,真是附阻了大家的计划。

拆字解意

附阻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