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拖拖拉拉在词典中的解释
tuōtuō

拖拖拉拉

拼音tuō tuō lā lā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tuō tuō lā lā ㄊㄨㄛ ㄊㄨㄛ ㄌㄚ ㄌㄚ

    拖拖拉拉 

    ◎ 拖拖拉拉 tuōtuo-lālā

    [procrastination] 以拖延为特征的行动、习惯或性格

    看到他们拖拖拉拉,就很气愤

基本含义

  • 指做事敷衍马虎,拖延时间,没有效率。

详细解释

  • 拖拖拉拉原指拖拉东西、拉拉东西,形容做事情拖拉,没有决断力和行动力。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形容人做事不积极,没有效率,懒散的态度。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工作、学习或其他事情拖延、敷衍马虎的情况。可以用于批评他人的懒散态度,也可以用于自我警示,提醒自己要积极主动。

故事起源

  • 相传古时候有一位官员,他的手下有一个下属,做事情总是拖拖拉拉,没有效率。有一天,官员带着手下去参观一座砖瓦厂,看到一个工人拖着砖块慢慢前进,拉着砖块又慢慢后退。官员问工人为什么这样做,工人回答说:“这样做可以让时间过得更快。”官员听后大为震惊,意识到自己手下的拖延行为正是这种浪费时间的表现,于是用“拖拖拉拉”来形容他的下属。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相同的“拖”字和两个相同的“拉”字组成,表示重复的动作,强调拖拉的过程和状态。

例句

  • 1. 他做事拖拖拉拉,一点效率都没有。2. 明天就要交作业了,你还在拖拖拉拉,快点动手吧!3. 这个项目已经拖拖拉拉很久了,我们要加快进度。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拖拖拉拉”与懒散的行为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人拖着脚步,慢慢地拉着时间。可以通过反面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拖延、懒散相关的成语,如“敷衍塞责”、“马马虎虎”等,进一步拓展对于这类形容词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做作业拖拖拉拉,所以要加班才能完成。2. 中学生:他明明有时间复习考试,却拖拖拉拉,最后成绩不理想。3. 大学生:他总是拖拖拉拉,导致论文推迟提交,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