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士
拼音zú shì
注音ㄗㄨˊ ㄕ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战士。《管子·重令》:“将帅不严威,民心不专一,陈士不死制,卒士不轻敌,而求兵之必胜,不可得也。”《吕氏春秋·精谕》:“ 刘康公 乃儆戎车卒士,以待之。”
基本含义
- 指在军队中服役的士兵,也可泛指普通士兵或平凡的人。
详细解释
- 卒,指士兵;士,指品级较高的士兵。卒士一词源于古代军队中的军衔制度,用来区分高低品级的士兵。现代汉语中,卒士常用来形容平凡、普通的人,有时也可以表示对士兵的尊称。
使用场景
- 卒士一词多用于文学作品、口语和新闻报道中,用来形容那些平凡且不起眼的人。也可以用来表示对士兵的敬意和尊重。
故事起源
- 卒士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六年》这部古代文献中。在古代,卒士是指士兵中的高品级者,普通士兵则称为“卒”。后来,卒士逐渐演变为对普通士兵的称呼,用来表示普通人的平凡和不起眼。
成语结构
- 主语+谓语
例句
- 1. 他虽然只是个卒士,但是他的勇敢和忠诚深受上级的赞赏。2. 在这个战争中,无数卒士为了国家的安全和和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卒士”与“士兵”相联想,因为卒士即指士兵中的高品级者。
延伸学习
- 了解中国古代军队的组织和军衔制度,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卒士这一词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的爸爸是一名卒士,他经常给我们讲军营里的故事。2. 小学生:我希望将来能当一名卒士,保卫祖国的安全。3. 中学生:尽管他只是个卒士,但是他的智慧和勇气让他成为了一名军事领袖。4. 大学生:我在军事学院学习,将来要成为一名卒士,为国家的安全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