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严于律己在词典中的解释
yán

严于律己

拼音yán yú lǜ jǐ

注音

繁体

基本含义

  • 指对自己要求严格,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言行和行为。

详细解释

  • 严于律己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美德,强调一个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和品德要求严格,自律自省,不轻易做出错误的事情。这个成语强调了个人责任感和自我约束的重要性。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教育和劝诫场合,用来告诫人们应该自我约束,以身作则,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论语·子罕》一篇。孔子说:“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意思是说,君子不会因为自己无能而痛苦,而是因为自己没有达到自己所应该达到的标准而痛苦。这句话形成了“严于律己”的思想,被后人广泛引用。

成语结构

  • 严于律己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作为一名领导者,你应该严于律己,以身作则。2. 他严于律己,从不做任何违法的事情。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进行类比记忆,例如“自我约束”、“自律自省”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道德观念和思想,了解其他与严于律己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严于律己,每天按时完成作业。2. 初中生:作为学生干部,我要严于律己,带领同学们共同进步。3. 高中生:考试前我要严于律己,认真备考,争取取得好成绩。4. 大学生:大学生活需要严于律己,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