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钻穴踰墙在词典中的解释
zuànxuéqiáng

钻穴踰墙

拼音zuàn xué yú qiáng

注音ㄗㄨㄢˋ ㄒㄩㄝˊ ㄧㄩˊ ㄑㄧㄤˊ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鑚穴踰墻”。见“ 钻穴踰墙 ”。
    亦作“鑚穴踰墻”。语本《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踰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后以“钻穴踰墙”指偷情、私奔、偷窃等行为。 金 王若虚 《五经辨惑二》:“予谓女之奔人,直淫佚耳,亦钻穴踰墙之类。”《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至如上蒸下报,同人道於兽禽;钻穴踰墙,役心机於鬼蜮。”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果报》:“其为人邪荡不检,每有钻穴踰隙之行,则卜之。”一本作“ 钻穴踰墙 ”。《镜花缘》第九九回:“也有钻穴踰垣在那里偷窃的,也有杀人放火在那里抢劫的。”

基本含义

  • 指通过钻洞或翻墙等手段进行逃避、逃脱的行为。

详细解释

  • 钻穴踰墙是一个由两个动词组成的成语,钻穴指的是通过洞穴或窟窿等进行逃避的行为,踰墙指的是通过翻越墙壁进行逃脱的行为。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通过找到合适的缝隙或越过障碍物来逃避困境的行为。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某人在面临困难或危险时采取的逃避手段。可以用于描述某人逃避责任、逃避惩罚、逃避困境等情况。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次事件。相传,宋朝时期,有一位名叫李秀成的将军,他带领军队抵御外敌入侵。一次,他的军队被敌人围困在一座城墙之内,情势十分危急。李秀成决定采取钻穴踰墙的方法,他们通过挖掘地道和翻越城墙成功逃脱了敌人的围困。这个故事成为后来形成“钻穴踰墙”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动词+动词的结构,形象地描述了通过钻穴和踰墙的行为来逃避困境。

例句

  • 1. 他总是喜欢钻穴踰墙,从不正面面对问题。2. 面对挑战,我们不能一味地钻穴踰墙,而是应该勇敢面对。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在面对困境时,他钻穴踰墙逃避困境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将这个场景形象地画在脑海中,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逃避困境相关的成语,如“遁世”、“逃之夭夭”等。了解这些成语的意义和用法,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不喜欢参加体育课,他总是找借口钻穴踰墙逃避锻炼。2. 初中生:面对考试失败,他钻穴踰墙,没有勇气面对自己的错误。3. 高中生:他为了逃避责任,钻穴踰墙,没有勇气承担自己的错误。4. 大学生:在面对困境时,他不会钻穴踰墙,而是勇敢面对并寻找解决办法。

拆字解意

钻穴踰墙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