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烛
拼音guàn zhú
注音ㄍㄨㄢˋ ㄓ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照映;照耀。 明 宋濂 《四明阿育王山广利禅寺碑铭序》:“夜有瑞光,从坛发现,贯烛寺塔相轮之表,又自相轮分金色光束射禁中,晃耀夺目。”
基本含义
- 形容非常明亮,照亮一片。
详细解释
- 贯烛意为照亮一片,形容光亮非常明亮,照得周围一片通亮。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灯光明亮,也可用于形容知识广博,见识深远。
故事起源
-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一则故事。项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曾经在战场上大败秦军。有一次,项羽在帐篷中与朋友们喝酒,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大喊:“有敌人来了!”项羽连忙起身,但发现帐篷外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于是,项羽把手中的火把举过头顶,帐篷内立刻亮如白昼,他看到了敌人,立即做出了应对。从此,人们用“贯烛”来形容光亮非常明亮,照得周围一片通亮的情景。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灯光如贯烛,照得整个房间明亮无比。2. 这位老师的知识面非常广博,真可谓是贯烛之士。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法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手举火把,火光照亮了整个房间,周围一片通亮的情景。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光亮相关的成语,如“明灯照人”、“光明正大”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夜晚,爸爸手中的手电筒照亮了整个山洞,就像贯烛一样。2. 初中生:老师的知识面非常广博,可以说是一位真正的贯烛之士。3. 高中生:这个演讲者的见识非常独到,他的演讲像贯烛一样照亮了我们的思维。希望这个关于“贯烛”词语的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