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响中国
拼音huí xiǎng zhōng gu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回响中国”腾讯网教育年度总评榜自2007年创办以来,至今已连续举办5届。该活动在教育界、媒体界引起广泛关注,已成为同类活动中最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教育传媒品牌活动。
12月15日,2011“回响中国”腾讯网教育盛典于北京香格里拉大酒店隆重举行,全国教育界泰斗、专家、学者、官员、媒体人及最知名教育机构领军人物6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回顾2011中国教育发展历程,见证教育改革成果,共议教育热点话题。
盛典活动由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许戈辉主持,国家总督学顾问、教育部原副部长张天保,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关工委副主任郭振有,腾讯网总编辑陈菊红等出席本届教育盛典。现场发布了腾讯网友评选出的2011年度十大教育关键词,颁发了最受关注的年度致敬大奖,并揭晓19个教育产业价值榜单。腾讯微博同步对活动进行全程直播,百万网友借助微博平台热议2011教育话题,参与盛典互动。
盛典发布了2011年度十大“教育关键词”,并由语文出版社社长、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微博)对关键词进行了现场“微解读”。 “寒门再难出贵子”在32个网络热词中一路领先,最终以58,881票的绝对优势位居榜首,反映了网友对“教育公平”问题的极大关注。而王旭明妙语连珠的“微博体”精彩点评,更是引得现场一阵阵掌声。
据悉,分列得票数的第2-10名的关键词分别是“药家鑫”、“血色校车”、“15年免费教育”、“绿领巾”、“师德考核”、“打工子弟校被关”、“虎妈狼爸”、“不孝不能上北大”、“五道杠”。
基本含义
- 指某一事件或行动在中国国内引起广泛的共鸣和回应。
详细解释
- 回响中国是一个形象化的成语,它比喻某个事件或行动在中国国内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和回应。这种共鸣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取决于事件或行动本身的性质。
使用场景
- 回响中国常常用于描述一些重大事件、社会热点或具有广泛影响的行动。它可以用来形容某个行动或事件在中国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和讨论。
故事起源
- 没有明确的故事起源记录,但这个成语的使用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
成语结构
- 回响中国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回响”和名词“中国”组成。
例句
- 1. 这个演讲在全国范围内回响中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2. 这部电影以其深入人心的故事和情感,回响了整个中国观众。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音乐相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首动人的音乐在中国的各个角落回响,引起人们的共鸣和热情回应。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中国文化和历史相关的成语,可以帮助加深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活动在我们学校回响中国,同学们都参与进来了。2. 初中生:这个新闻报道在社交媒体上回响中国,大家都在讨论。3. 高中生:这个音乐会回响中国,吸引了许多音乐爱好者前来观看。4. 大学生:这个社会运动回响中国,激发了许多年轻人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