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渔阳鼙鼓在词典中的解释
yáng

渔阳鼙鼓

拼音yú yáng pí gǔ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yú yáng pí gǔ ㄧㄩˊ ㄧㄤˊ ㄆㄧˊ ㄍㄨˇ

    渔阳鼙鼓(漁陽鼙鼓) 

    亦作“ 渔阳鞞鼓 ”。指公元755年 安禄山 于 渔阳 举兵叛 唐 事。鼙鼓,骑兵用的小鼓。语本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渔阳 鞞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后亦用为外族侵略之典。 宋 辛弃疾 《杏花村》词:“ 渔阳 鼙鼓边风急,人在 沉香亭 北。” 明 徐复祚 《红梨记·忆友》:“山河百二,一朝顿非。轮轂三千,难道寸筹莫出。好一似 渔阳 鼙鼓,霓裳酿胚。” 吴恭亨 《诸将》诗之二:“记谈 好望 风涛险,正及 渔阳 鼙鼓喧。”

基本含义

  • 比喻战争的声势或气势。

详细解释

  • 渔阳鼙鼓,古代军队行军时,常在军阵前奏鼓声,以鼓舞士气。这个成语比喻战争的声势或气势,也可以指战争的准备工作。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战争的气势磅礴,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个团体或个人在某个领域的强大气势。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战争故事。据传,战国时期,赵国的军队攻打燕国,军队行军时鼓声震天,士气高昂。这个故事被后人用来形容战争的声势浩大。

成语结构

  • 渔阳鼙鼓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渔阳”和“鼙鼓”。

例句

  • 1. 他们的队伍像渔阳鼙鼓一样,气势磅礴。2. 这支球队的表现就像渔阳鼙鼓,让对手望而生畏。

记忆技巧

  • 将渔阳鼙鼓与战争的气势联系起来,可以通过想象军队行军时的鼓声和士兵们的士气高昂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声势浩大”、“气势磅礴”等来扩展对描述气势的词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军队行军的时候,鼓声像渔阳鼙鼓一样响亮。2. 初中生:这个演出的气势就像渔阳鼙鼓一样,让观众感到震撼。3. 高中生:这支球队的实力很强,比赛时的气势犹如渔阳鼙鼓,让对手望而生畏。

拆字解意

渔阳鼙鼓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