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鼙的字典解释

鼙  部  首
部外笔画
8
鼙总笔画
21
鼙  结  构
上下结构
鼙造字法
形声
繁体字
鼙统一码
U+9F19
鼙五笔86
FKUF
鼙五笔98
FKUF
鼙  仓  颉
GEHHJ
四角号码
44406
汉字编号
6449

鼙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pí  ㄆㄧˊ

鼙字笔顺

横竖横竖折横捺撇横横竖折捺撇竖折横横撇横竖 鼙的笔顺

基本含义

pí   ㄆㄧˊ ◎ 古代军中的一种小鼓。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pí  〈名〉 (1) 鼙鼓,中国古代军队中用的小鼓,汉以后亦名骑鼓 [a drum used in the army in ancient China] 鼙,骑鼓也。——《说文》 旅帅执鼙。——《周礼·大司马》 击雷鼓,振鼙铎。——《六韬·虎韬·军略》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 (2) 又如:鼙角(鼙吹。鼙鼓与号角) (3) 小鼓 [drumlet]。如:鼙鼓(小鼓与大鼓)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pí][《廣韻》部迷切,平齊,並。](1)古代军中所用的一种小鼓,汉以后亦名骑鼓。(2)古代乐队用的小鼓。

音韵参考

[广 韵]:部迷切,上平12齊,pí,蟹開四平齊並[平水韵]:上平八齐[粤 语]:pei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亥集下】【鼓字部】 鼙; 康熙笔画:21; 页码:页1526第27【唐韻】部迷切【集韻】駢迷切,𠀤音崥。【說文】騎鼓也。【釋名】鼙,禆也。禆助鼓節也。【周禮·夏官·大司馬】旅帥執鼙。【又】中冬敎大閱,中軍以鼙令鼓。【呂氏春秋】帝嚳令人作鼓鼙之樂。 又【晉書·樂志】有鼙舞。【曹植·鼙舞詩序】漢靈帝西園鼓吹有李堅,能鼙舞。 又與琵通。【搜神記】琵琶作鼙婆。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鼙字字源字形小篆 鼙字字源字形楷体 字形对比: 鼙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鼙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鼙字字源字形香港明体鼙字字源字形日本明朝体鼙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鼙字字源字形旧字形

鼙字组词

鼓鼙  谏鼙  金鼙  惊鼙  擂鼙  铙鼙  鼙舞  鼙婆  鼙角  鼙鼓  鼙吹  秋鼙  戍鼙  霜鼙  朔鼙  鼗鼙  应鼙  渔阳鼙鼓  战鼙  钲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