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现
拼音tiē xiàn
注音ㄊㄧㄝ ㄒㄧ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 贴现 tiēxiàn
[discount on a promissory note] 以未到期票据向银行通融资金,银行扣取自提款日至到期日的利息后以票面余额付给持票人
英文翻译
1.discount
详细解释
拿没有到期的票据到银行或钱庄兑现或做支付手段,并由银行或钱庄扣除到期以前的利息,称贴现。 姚公鹤 《上海闲话》:“惟间有持票者不及守候支票之届期。拟先期向该钱店兑取现款者,持票人按照未到期之日数,扣还该店利息若干日,名曰贴现。” 巴金 《谈<秋>》:“他做的是所谓‘贴现’,这种生意只要有本钱,赚钱也很容易。”《文汇报》1990.12.26:“这家公司区别于外资银行之处,在于侧重项目融资,搞大宗批发业务,如外汇贷款、外币票据贴现……外币大额存款等。”
基本含义
- 贴现是指将票据、债券等有价证券在到期日之前以折扣的方式兑现。
详细解释
- 贴现是金融领域中常用的术语,指的是在票据、债券等有价证券到期日之前,以较低的价格将其兑现。贴现的目的是为了提前获得资金,而贴现的折扣部分则作为利息或手续费。贴现利率通常根据市场利率和证券的风险等因素确定。
使用场景
- 1. 贸易场景:企业在销售产品时,可以选择将客户的未来应收账款贴现,以获得即时的资金。2. 银行场景:银行可以贴现客户的支票或债券,帮助客户解决短期资金需求。3. 投资场景:投资者可以通过贴现债券等有价证券,获得较低的购买价格,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
故事起源
- 贴现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商业交易中。在古代,商人在进行交易时,常常会持有一些未到期的票据或债券。为了获得即时的资金,他们可以将这些票据或债券以折扣的方式兑现,这就是贴现的起源。
成语结构
- 贴现的成语结构比较简单,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贴”和“现”。
例句
- 1. 这家企业将未来的应收账款贴现,以解决目前的资金困难。2. 银行可以根据客户的信用状况,决定是否贴现其支票。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贴现”拆分为“贴”和“现”两个部分来记忆。在贴现中,先是将票据或债券“贴”给他人,然后以折扣的方式“现”金兑现。
延伸学习
- 1. 了解更多金融领域的术语,如利率、债券等。2. 学习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企业如何进行资金管理和投资决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把爸爸给我的零花钱贴现了,现在可以买好多好吃的了!2. 初中生:我们学校的篮球队贴现了一些赞助商的支票,用来买新的训练器材。3. 高中生:我打算将我奖学金的证书贴现,用来支付大学的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