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害
拼音wéi hài
注音ㄨㄟˊ ㄏㄞˋ
繁体
基本解释
避开祸害。《庄子·齐物论》:“圣人不从事於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 唐 柳宗元 《驳复仇议》:“趋义者不知所向,违害者不知所立。” 宋 陈师道 《上苏公书》:“盖势在则欺之以为功,势同则夺之以自利,势去则背之以违害,使之且难,况同之乎?”
基本含义
- 违背和伤害。
详细解释
- 违害是由“违”和“害”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表示违背、违反并伤害他人。它强调了行为的不当和对他人的伤害。
使用场景
- 违害常用于形容某人的行为违背了道义和公共利益,给他人带来了伤害和损失。可以用于谴责违法犯罪行为、不道德行为以及对他人权益的侵害。
故事起源
- 违害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平准书》中的一则故事。故事讲述了当时的大臣平准因为不满皇帝的错误政策而辞职,但他的离职却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很大的伤害。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违背和伤害他人的行为往往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良后果。
成语结构
- 违害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他的行为违害了公共道德,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2. 不要因为自己的私利而违害他人的权益。3. 这个公司的欺诈行为严重违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违害”与违背和伤害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将“违害”想象成一个人违背了道义,并伤害了他人的形象。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违害相关的成语,如“违法乱纪”、“违心之论”等,以丰富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欺凌行为违害了同学的权益,应该受到惩罚。2. 初中生:一些人为了私利而违害他人的生命安全,这是不可原谅的。3. 高中生:政府应该加强监管,防止企业违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4. 大学生:作为公民,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避免违害他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