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牵萝格在词典中的解释
qiānluó

牵萝格

拼音qiān luó gé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牵萝格

    格规:谜底须用两字以上的词(词组)或成语。

    格法:只可将谜底两个相邻字,取其中某一字的半边(不论上半截和下半截,左半边或右半边),移置在另一字的一边来读。

    谜例:⒈构巢而居(县名) 西林

    ⒉与韩荆州书(聊目) 李伯言

    释例:例⒈谜底‘西林’将‘林’字半边‘木’字,向上移置在邻字的‘西’旁作‘栖’,连读作‘栖木’,方合题意。例⒉谜底‘李伯言’,将‘伯’字‘亻’旁向下移置在邻字的‘言’旁,连读作‘李白信’,‘与韩荆州书’是李白所写的信。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被牵连到某种不好的事情中,无法自拔。

详细解释

  • 牵萝格源自《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个故事。据说项羽曾经在一次宴会上,喝醉了酒,被人牵着藤蔓给绑在了柱子上,无法自行解脱。这个故事后来被用来比喻一个人被牵连到某种不好的事情中,无法自拔。

使用场景

  • 牵萝格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而陷入困境,无法摆脱。比如,你可以在以下场景中使用牵萝格:1. 当一个人因为与不良朋友交往而陷入麻烦时,可以说他被牵萝格了。2. 当一个人因为自己的过错而被牵连到某个事件中,无法摆脱时,也可以使用牵萝格。

故事起源

  • 牵萝格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文献《史记》中的一段描写项羽的故事。

成语结构

  • 牵萝格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他因为和坏人交往而牵萝格,最后身败名裂。2. 她因为无意中触犯了法律,不得不面对牵萝格的处境。

记忆技巧

  • 要记住牵萝格这个成语,可以将其拆分成三个部分进行记忆。牵萝可以联想到被牵引的藤蔓,而格可以联想到被束缚的柱子。将这两个部分联系在一起,就可以形象地理解牵萝格的含义了。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有趣的成语。通过学习成语,你可以了解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一些常用的成语包括“井底之蛙”、“画蛇添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因为和一个捣蛋鬼坐在一起,被老师误认为也是坏学生,真是被牵萝格了。2. 初中生:我因为和一个违法的组织有联系,被警察怀疑,感觉自己被牵萝格了。3. 高中生:因为和一个作弊的同学坐在一起,我也被老师怀疑作弊,真是被牵萝格了。4. 大学生:我因为和一个犯罪团伙有过交往,被警方调查,感觉自己被牵萝格了。

拆字解意

牵萝格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