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附
拼音qū fù
注音ㄑㄩ ㄈ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屈服依附。《宋书·孝义传上·卜天与》:“元凶入弑,事变仓卒,旧将 罗训 、 徐罕 皆望风屈附。”《新唐书·裴宽传》:“﹝ 裴宽 ﹞徙 河南 尹,不屈附权贵。 河南 大治。”
基本含义
- 屈服、低头顺从
详细解释
- 屈附是指在面对权势或强大的压力下,无力抵抗或反抗,只能屈服和顺从。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在特定情境下,个体或集体因为种种原因而被迫屈服和顺从的行为。
故事起源
- 屈附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当时,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刘邦势力日益强大,项羽的部下陆贾建议他向刘邦投降,但项羽却回答说:“吾与刘将军天下共分,岂可复屈附哉!”这句话后来成为了成语“屈附”的来源。
成语结构
- 屈附由两个汉字组成,屈和附,属于动词+动词的结构。
例句
- 1. 在面对强权时,他选择了屈附,放弃了原则。2. 虽然他内心不愿意屈附,但为了生存只能妥协。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屈附”与“低头顺从”这个意思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面对权势时不得不低下头来,表示屈服和顺从。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与屈附相关的成语,如“屈膝投降”、“屈服不屈”等,进一步丰富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面对老师的要求,他不得不屈附,完成了作业。2. 初中生:在班级的竞选中,他屈附于班长的压力,放弃了自己的选举。3. 高中生:为了追求高分,他屈附于家长的期望,选择了文科专业。4. 大学生:面对社会的竞争,他不屈附于困难,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