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自度在词典中的解释

自度

拼音zì dù

注音ㄗㄧˋ ㄉ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自行检束。《书·无逸》:“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惧,不敢荒寧。”
    (2).自己过活。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 裴彖飞 ﹞又入巴波大学,时亦为优,生计极艰,译 英 法 小説自度。”
    (3).谓济渡自身,超越苦难。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六章:“神圣仙佛,以自度而度人者也。”
    (4).自谱(词曲)。 宋 姜夔 《扬州慢》词序:“予怀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参见“ 自度曲 ”。
    自己衡量;自忖。《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郑 人有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坐。”《史记·项羽本纪》:“ 汉 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 自度不得脱。” 唐 韩愈 《答吕毉山人书》:“如僕者,自度若世无 孔子 ,不当在弟子之列。” 宋 陈亮 《论励臣之道》:“上率其下,下勉其上,自度其力之不逮者,无尸厥官,朕将明赏罚以厉其后。” 清 曾国藩 《李忠武公神道碑铭》:“公力战终日,自度事不可为。”

基本含义

  • 自行判断、自我评估

详细解释

  • 自度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自”表示自己,表示主动自己做某事;“度”表示衡量、评估。自度的含义是指自己对自己进行判断、评估,不依赖他人的意见或评价。

使用场景

  • 自度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能够自我评估、自我认知,不依赖他人的评价来决定自己的价值或行为。也可以用来指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品德等进行客观评价。

故事起源

  • 关于自度的故事并不多见,但可以从成语的字面意思来理解。这个成语的起源可能是源于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中的自我修养和自我评估的重要概念。儒家思想强调个人的自律和自我反省,通过自我度量来提高自己的品德和能力。

成语结构

  • 自度是一个动宾短语,由“自”和“度”两个字组成。其中,“自”是副词,表示主动自己做某事;“度”是动词,表示衡量、评估。

例句

  • 1. 他不会受他人的评价左右,总是自度自己的能力。2. 在做决定之前,我们应该先自度一下自己的实力和条件。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自信”这个词语联想来记忆自度这个成语。自信是指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而自度则是指自己对自己进行评估。两个词语都与自己的认知有关,通过联想记忆可以更容易记住自度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学习自度的同时,还可以探索其他与自我评估、自我认知相关的成语,如“自省”、“自知”等。这些成语都与个人的成长和提升密切相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会自度自己的作业,不需要老师一直催促我。2. 初中生:在选择课外活动时,我会自度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不盲目跟风。3. 高中生:考试前,我会自度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4. 大学生:毕业后,我需要自度自己的职业规划,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向。

拆字解意

自度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