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班政在词典中的解释
bānzhèng

班政

拼音bān zhèng

注音ㄅㄢ ㄓ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 颁布政令。《后汉书·皇后纪赞》:“班政兰闺,宣礼椒屋。”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布教都畿,班政方外。”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墓志铭》:“既乃班政,超然荣守。”

基本含义

  • 指政治权力集中在一个人或一小群人手中,排除其他人的参与。

详细解释

  • 班政一词源自《左传》,原指齐国公族内部的政治权力集中在一人或少数人手中,排除其他人的参与。后来,班政逐渐泛指任何政治权力集中在一个人或一小群人手中的情况。

使用场景

  • 班政常用于批评政治权力集中、不民主的情况,也可用于形容某个组织或团体内部权力集中、不公平的情况。

故事起源

  • 班政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年》中,描述了齐国公族内部的政治权力集中在一个人手中,排除其他人的参与。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政治权力应该公平分配,不应该由个人或少数人垄断。

成语结构

  • 班政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班”和“政”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这个组织的班政让其他成员无法参与决策。2. 在班级中,班主任的班政决定了很多事情。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班政”与“班级政治”进行联想,从而记忆成语的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政治体制、权力分配的知识,深入理解班政的负面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级的班政是由班长负责的。2. 初中生:学校的班政应该由全体同学共同参与,不能由少数人决定。3. 高中生:我们要关注国家的班政,争取更加民主和公正的政治体制。

拆字解意

班政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