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厥昭在词典中的解释
juézhāo

厥昭

拼音jué zhāo

注音ㄐㄩㄝˊ ㄓㄠ

繁体

基本解释

  • 虫名。即蟩蛁,蜻蛉虫的别称。《列子·天瑞》:“厥昭生乎溼。”

基本含义

  • 指人或事物显露出真实的面貌,不再隐藏或掩饰。

详细解释

  • 厥昭是一个古代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其中,“厥”意为显露,昭示;“昭”意为明亮,光明。合在一起,表示事物或人的真实面貌显露出来,不再隐藏或掩饰。

使用场景

  • 厥昭多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在某种情况下展现真实的一面,不再伪装或掩饰。常用于文学作品、演讲、评论等场合。

故事起源

  • 据传,厥昭最早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厥昭既明,无隐者。”这句话形容襄公治理国家时,没有隐藏的人或事物,都显露出真实的面貌。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真实想法终于厥昭出来了。2. 在困境中,他的勇敢和坚韧的品质厥昭无疑。3. 这次事件暴露了他的本性,他的虚伪不再掩饰。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成语厥昭。可以想象太阳从云层中突然显露出来,亮光照耀大地,代表着真实的一面显露出来。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厥昭的使用场景和相关的成语,如“昭然若揭”、“昭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的英语考试,我厥昭出了自己的实力。2. 初中生:他在比赛中展现出了厥昭的实力,赢得了冠军。3. 高中生:毕业典礼上,我们的师长用深情的讲话厥昭出了对我们的关爱和期望。

拆字解意

厥昭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