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错质在词典中的解释
cuòzhì

错质

拼音cuò zhì

注音ㄘㄨㄛˋ ㄓ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呈献礼物(给君主)。错,通“ 措 ”;质,通“ 贄 ”。一说犹委质,献身(给君主)。《荀子·大略》:“错质之臣不息鸡豚。” 杨倞 注:“错,置也;质读为贄……置贄,谓执贄而置於君。或言置质,犹言委质也,言凡委质为人臣,则不得与下争利。”

基本含义

  • 指人的品行或行为出现错误,与正直、诚实相悖。

详细解释

  • 错,错误;质,品行、道德。错质形容人的品行或行为有错误,偏离了正直和诚实的道德标准。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批评、警示和教育的场景,用来指责或批评那些行为不正直、不诚实的人。

故事起源

  •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战国时期,卫国的大将军骠骑将军骠骑因为受到贪污的指控,被卫国国君贬职。骠骑将军骠骑的儿子为了洗刷家族的耻辱,决定效法父亲的错误行为,以求得重用。然而,他的行为并没有得到重用,反而被人唾弃。从此,人们用“错质”来形容那些行为错误、不正直的人。

成语结构

  • 成语“错质”由两个汉字组成,形容词+名词的结构。

例句

  • 1. 他在工作中常常以欺骗和谎言为手段,真是错质至极。2. 这个商人为了牟取暴利,不择手段,完全是一个错质之徒。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错质”与“错误品行”联想在一起,形成一个形象的记忆,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品行、道德相关的成语,如“正直”、“诚实”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经常说谎,是一个错质的人。2. 初中生:老师严厉地批评了那个偷东西的同学,说他是一个错质之徒。3. 高中生:社会上有太多的错质行为,我们应该努力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拆字解意

错质词语造句